XiaO

“别了,狗日的科研”

一位大学副教授对高校科研及教育的牢骚

新绿茶诗 / 2015-12-15


写下这么一个题目,我自己都震惊了。 作为一个有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实在不想这么粗鲁。 可我已经忍它很多年了,快要被它憋死了,姑且就这么粗俗一回吧。

关于项目申请

持久的失败

从第一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了到现在,已经 10 年了。10 年,国家领导已经换了两届,10 年,持久的抗日战争早已经胜利。而我,什么希望也没有看到。尽管结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当一次又一次不予资助的通知把我残存的科研希望撕得七零八落,我出离愤怒了。几乎每次都一样的评议结果:三个评议人,两个建议资助,一个持否定态度。“第几次啦?为什么每次的每次都是两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从统计学角度,三十次评语,有二十次赞成,那也是绝对大多数啊。”我轻轻的嘀咕着。

一旁的妻子,冷不丁给我来了一句:“要是都给你不好的意见,你早就死心了,不吊吊你的胃口,有多少人会陪他们玩?”我瞬间石化!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而我一直在傻傻地充当着这么一个不光彩配角,十年来竟然毫不知晓。其实我何尝不知道这些,只不过从来不肯真的相信罢了,心底总残存那么一点点理想主义色彩。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算来也有十五年啦,很早就有人告诉我,要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定要多去参加学术会议,多结识一些圈子里的人,本子的好坏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可我依然坚信,或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真的是公开公正公平的呢?正如他标榜的那样!

直到现在,我终于彻底明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所有基金项目中,婊子做得最好,牌坊也立得最高的(其他省部基金大都明码标价,拿到以后反馈多少是有行规得,犹如街头妓女,但至少不会立太高的牌坊)!我问过一些拿到过基金(不含青年基金)的同行,也无不有此感慨。

关于圈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发榜之前,拿到项目的其实都早已知道结果,他们从何得知?!入圈子是业内的潜规则,圈子里的人好相互照应。每年项目送审前,圈子内电话满天飞,“项目到你这里的话,照应照应”“嗯,好的,一定给优先,我的到你这,也照应照应。”“喂,你的本子发我这里来了,我给了特优。”“那个谁的本子,是以前帮过我的人,照顾一下”如此等等。

我从不入哪个圈子,我孤身一人从南方来到北方,是指望靠自己开创一片天地。然而,不入圈子就早已经注定了,怎么申报都是白费心机。一个本子要找你的麻烦,是很容易的事,随便哪一条莫须有的缺点,都可以置你于死地。而你,连申辩的权利也没有,这就是国家基金的评审规则。曾经早就有人告诉我,没有拿到基金,评语再怎么弱智,也不要去申辩,申辩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结果的改变,只会造成负面影响,除非你是某某大牛的什么人!

而我居然曾经傻傻地给国家基金委发过去两次申辩意见。这种奇葩的不可申辩的通讯评议制度,有何公正可言?!他只是告诉你,你必须入圈子,进了圈子,你照顾我,我照顾你,评语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尽管我什么圈子里的人也不是,我什么基金也没拿到过,我什么也不懂,但我 10 年前就评审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细节不便说。只不过写意见之前,已经定好了谁该否定,谁该肯定!其实,这件事也让我明白,自己一年又一年,辛辛苦苦写了又写的申请书,指不定会落在哪个日理万机的“老板”手上,他怎么可能有时间好好看你的本子,他只需要瞄一下,本子是不是圈内人的,是不是打过招呼的,你的多少年的心血,在他那里屁也不是。

基金委项目流动主任,历来是一个香饽饽,单位也都会力推自己人去。可是看看招聘条件吧,一般要求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流动期间,基金委每月发 2000-3000 元津贴,原单位津贴取消,就这工资水平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挤破头皮想去。因为谁都清楚,流动一下,你就已经是圈子里的红人啦,以后申请基金那都是手到擒来的事了。

关于学科评审

我们面对这么一个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本可以很多事情可以真正做到公开与公正。而有人偏偏不想这么干,因为这必然损害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假设,基金委信任通讯评议结果,那么,学科评审究竟是为什么而设。如果,信任通讯评议结果,直接让每个通讯评审人打分,每个申请得分相加,按序排列,完全可以由计算机完成这些工作,减少人为干扰因素。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提这个,为什么不实行?通讯评议过后,实际上大部分申请书的结果都是可以操作的,只有少部分,每年大约能有3%的申请书,在 3 个通讯评议人(有的学科组是 5 个)那里都给优先资助的就算好的了,这部分属于直接上,学科评审不加干涉。但资助率每年约在 16~18%,剩下的,学科评审就是关键了,可以想象,学科组可操作的空间和权利!有了权力,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大概这就是不取消学科评审的原因吧。也因此,跑项目,成为了科研体系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单位跑,团队跑,个人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跑得目前的科研氛围乌烟瘴气,没有一块净土。

关于省部基金

除了国家基金,其他省部级基金同样没有公平可言,就拿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来说吧,除非你是天大或者南开的老师,否则,要拿到它并不比拿国家基金容易。对于我们一般的学校,全校每年拿到 3、5 个课题就算好的,比例比国家自然基金还低很多倍。对于这种衙门式的基金,没有人帮忙无异于白日做梦。我们学校做得还算比较开明,每年都把省部基金申报指标下到各个院系,由院系答辩之后推选出上报的项目。我有幸在理学院曾经两次以答辩排序第一上报,上报之后,有人就跟我说了,你找人了吗,没找人没戏的,一般要申报前一年打好招呼的!我只能呵呵呵了,一来我没人可找,二来我也试着托别人找过,但高达 25-30% 课题经费反馈而且还不能打保票。彼时,我生活都很拮据,哪里还有这么一笔现钱来做这种风险投资?因此,两次我都不知道评审的结果,因为从来也就没有评审的意见反馈过给我。没有操作就没有结果,这就是现实!此后,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每年依然如故地发布申请指南,但我连瞧它一眼的兴趣也没有,不就一妓女么!

关于科研经费

面上项目真的需要 80 万吗?

提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提高到均项 80 万元的那些人,绝对是祸国殃民的主。每年写课题经费预算时,成了我的一大难题,一直在纳闷,一个面上项目真的需要那么多钱?该怎么编才能花完这么多钱?我从均项20 万一直写到均项 80 万,这几年化工试剂一直是降价的呀,为什么经费反而暴涨,是我们国家太有钱了么!有幸拿到课题的同行,也经常发出得意的抱怨,唉,我这还操心多少多少万没花完呢。于是,在大学里,每天都能看到,教授们怎么想办法弄发票把项目经费报出来,有的专门委托研究生负责报销工作。

是呀,这么多的钱,要报出来也算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试想,如果都用来买试剂的话,用一个价格适中的试剂,使用较广泛的溶剂来算算:无水乙醇,市场价含运费2.5元/公斤,可以买下 320000 公斤。试剂应该是项目研究最大开支,也许有人会说,我用都是进口试剂,好几百元一克呢,那么我请问你,你做这种研究意义何在?给外国试剂公司创造利润吗?面上项目支持的不应该是这种攻坚克难的项目,面上项目本来就应该面向大众,研究一些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或者解决最基本的一些应用技术问题,目的应该是降低生产力的成本。不排除确实有些前沿项目需要使用高端试剂,但国家专门有这方面经费支出,863,973,创新团队,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等大项目有的是。或者还有人会说,我的实验测试费很贵的,80 万真的不够用。拉倒吧,骗一骗业外人可以,做过科研的谁不清楚,大型仪器本来就掌握在你们能拿到项目的圈子里的人手上,对于需要使用某一特殊仪器的非圈子里的人,你们要价确实比较狠。对于本来就是圈子里的人,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一分钱也可以不要,因为你也可能有用到他的仪器的时候。还有人会说,我的人工费很贵呀,我给研究生开的工资很高,那么请问项目经费是用来发工资的么?而且,真正的人工费,大部分也不是真的用在研究生工资上了,而是用在课题鉴定,研究生答辩等互相包红包上了吧。

关于平均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腐败的丑闻屡发,除了个人原因之外,课题经费的无序发放绝对是一大诱因。我们来看看 2014 年度全国各高校科研经费情况(数据引自http://www.bioon.com/trends/news/615171.shtml),2014 年度全国有 227 所高校科研经费超过亿元(多么惊人的数字,我们国家多么的舍得科研花费)。平均每位老师年度科研经费超过 50 万元的高校 17 所,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你们大学老师怎么还天天哭穷呢!就连我所在的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也达 12 万元,但是,依然只是平均,数据统计就怕平均二字!

实际的情况是,我和我身边大多数同事很多年都没有一分科研经费到帐。在大学里,真正科研经费充足的老师是不多的,大量的钱只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而这些人往往身兼行政要职,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科研工作,于是在他们手下便有了二老板三老板。有的研究生好不容易报上了很有名的导师,但之后他会抱怨说,我甚至一年都没见过我的大老板。是啊,大老板也忙啊,既要忙于处理政务,又要忙于各方应酬,还要忙于跑项目,争取更多的经费,底下要养那么多人呢,岂是学生轻易见得到的?

于是,在大学里,形成了科研经费高度集中的奇怪现象,有钱的越来越有钱,钱能生钱,在那个地方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而没钱的,哪怕最基本的玻璃仪器也凑不起来,拿什么搞科研!于是,在大学里,还形成了另一种奇怪的现象,科研经费很多的大牛教授们,承担的教学任务很少,他们没有时间上课,也没有必要上课,能给学校带来科研经费就是最大的贡献了!真正奋斗在教学一线往往是青年教师和像我一样拿不到课题的副教授们。

千百年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知从何时已经更改为“师者,项目,课题,经费也”。

关于SCI论文

项目到手了,还得结题!于是,论文成了高校的另一道风景。国家项目难拿,但结题却并不难,一般只要弄几篇论文就可以交差,就结题的成本来说,根本费不了多少钱,况且发表论文还有奖励的!说来惭愧,我没有得到过什么项目支持,但也发过十几篇SCI收录论文,完全自己写的。

可是我现在越来越反感写那些无聊的论文,为论文而做科研,简直无聊透顶。要造一篇论文,其实很容易:第一步,查文献;第二步,依照文献作某些方法或技术改进(是不是比原文献方法更好,天知道),各种数据测试,红外,紫外,XRD,扫描透射,先不管有没有用,数据拿到;第三步,罗列数据,自圆自说;第四步,起一个响亮的题目,网上投稿,一个月后,minorrevision,又一个月后,可能继续minor revision,依照论文评阅者提的问题,委婉地回答好了就 OK 了;第五步,submission accepted ;第六步,大概又过去两个月,submission published,万事大吉。

以上就是一篇SCI收录论文炮制的基本模式!我们国家近些年绝对是论文炮制大国,这跟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14 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 SCI 论文共有23.51万篇,多么激动人心!可有多少论文是真正有价值的,天知道!记不得今年的是哪一天,我在办公室闲来无聊,突发奇想,想看看我校所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以单位名称搜索(含第二单位,也就说其中有许多并不是我校所有权的),数量倒是真不少,2573 篇,我仔细数了一遍,被引频次大于或等于10(这就算是有人看了的论文了)的有248篇,占16.6%,大部分论文被引频次为0。用业内行话来说,其实绝大部分论文,发完也就发了,但几乎就是垃圾,看都没人看。我看了一下我发的第一作者的10来篇垃圾,还好,我的这些论文被引频次加起来居然超过了 200 次,也就是说,在我们这种一般学校,我的论文质量应该不在中下之列。然并 L,自己才知道这些论文有多没意思,为了多发,快发文章,本来可以写成一篇长论文的,非拆成 2-3 篇,发快讯;本来还没太弄明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为了抢时间,先发出来再说。这种压力之下的科研,压力之下的论文,我自己事后再看,常常感觉恶心。我国从2007 年开始一跃成为论文制造大国,有多少垃圾的成份在里面?!

我自己还是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atalysis Science &Technology,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ymer Chemistry 和 Polymer Bulletin 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尽管审过不少稿,但大部分也是 made in china,考虑到民族情结,一般都会给 pass。

讲一件审稿中的笑话,你也许就对科研论文不会那么膜拜了。大概在两三年前,收到一篇审稿,是做一个聚合物与 CaO 的复合纳米材料。我很认真地看了其实验步骤,在大量(或许是 200ml)盐酸中,加入聚合物,然后加入少量(或许是0.1g)CaO。总之,反应不知道多少时间,接下来,各种表征,无一例外的都有CaO神奇的特征峰,而且无一例外地很清晰。我的个天,那是神马 CaO!我毫不客气地写下评语,你的 CaO 能在大量盐酸中存在,真是神的 CaO,我是人,看不懂,请你把论文送到神那里去审吧!做论文做到连最基本的一些化学原理都丢了,我不知道这种论文对社会有何贡献,每当我看到大量类似的垃圾论文,我仿佛看到,登载它们的一页页珍贵的纸张,以及倒下的一片片森林,还有留下的一片片沙漠!除此之外,我什么也没看到。这一次审稿经历让我对科研,对科研论文产生极度的恐惧感,长此以往,我不知道我们的科研精神将会被引向何方!

或许是我的论文确实有人看了,曾经,我居然两次收到国外学生求职的 CVs,大意是说看到我们课题组发的论文,觉得与自己的工作吻合,想来我研究组做博士后。收到这种求职简历,我才真正意识到,论文的影响原来可以这么大。我从来没有过什么研究组,所有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的论文,都是我自己做的实验,自己写的论文,自己投的稿。那纯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科研工作量的要求而写的“垃圾论文”,因为它们没有任何原创性,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科研。只是为了多发、快发论文而找的当前研究热点,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某些修修补补而已。换句话说,无非是在别人嚼过的甘蔗上,再咬上几口,索然无味。

我也曾经幻想自己好好做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科研工作,现实的体制下,我能么?先不谈条件的不许可(在高校,如我等弄不到项目的劣等教师,科研条件自然上不去,有时连最基本的瓶瓶罐罐也满足不了,而高级别论文是要靠高大上的仪器设备才能完成的)。真正的科研,应该是允许我一年、三年甚至十年不发一篇论文,允许我甚至一辈子不发论文,因为探索性的东西,本身就可能一无所得。那样的话,职称怎么上,工资怎么涨?老婆孩子怎么养?所以,身在高校,我就不可能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科研。你必须去做功利性的科研,发论文快的“科研”,顺应考核要求的“科研”。

这就是目前高校科研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始终没明白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它还是不是真正的科研?基于这些,我给两位求职者的回复大意是这么说的:第一,我没有资格带博士后(我连硕导都不是,尽管事实上已经带过几个硕士研究生,但因为没有科研经费,我硕导都算不上,又是这该死的科研经费!);第二,我没有经费负担博士后的工资,所以只能拒绝你的好意。其实,还有第三(怕有损国格,我没有说),我做的东西都是“垃圾”,来了你会失望的。

牢骚之外

社会需要牢骚,更需要牢骚之外的意见或建议。牢骚的初衷都只是希望社会朝着更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真正和谐地、可持续地朝着“幸福”的目标迈进。基于此,笔者根据这些年的经历,特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可以休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从80年代运行到现在已近20年了,其做出的贡献,自有人大夸其夸,笔者不添花。由于其掌管的经费越来越多(这些钱每一分都是人民的血汗!),牵涉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怎么样才能打破这种多年来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发挥科研经费的效用,而不让经费过度集中在少数人身上,造成无谓的浪费。紧紧靠几句话,加强监督、信息公开是不可能办得到的,因为既得利益者们自有其老谋深算的应对策略。唯有撤消,一劳永逸。撤消之后,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一部分人大代表,另行成立科研基金监督委员会,对所有的科研经费进行监管。科研经费也没有必要分成N种资助计划(目前科研资助计划名目繁多,什么百人计划、千人计划、杰青、重大专项、863、973、面上、地区、联合基金……..),哪一分钱不都是人民的血汗!那么多的名目,造成了管理上更大的困难。而说白了,无论设多少种资助计划,钱依然是在那些既得利益者之间转,你帮我这个了,我帮你那个!

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弄得越复杂,好像才能越显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似的。其实,关于科研经费管理很好办,所有项目只需要划分为两类: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面上项目,面向社会所有人员征集;重大项目申请者组织现场答辩,打分排名。面上项目经费每项20万元左右,20万元足够完成一个面上项目的工作。重大项目每项200万元左右,用于支持科研实力很强、技术要求很高的项目。

面上项目,连函评都没有必要了。目前所实现的函评制度,本身也什么意义,凡是做过国家基金的就可以评别人的本子,外行也可以评内行。一旦碰到内行而且做的方向跟你一致,你可能更惨,他可以随便找一条莫须有的理由毙了你,然后自己先按你的本子做起来了,你那可贵的想法完全为他所用,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以目前科研经费来看,完全可以做到:只要申请者有一定基础,就直接资助。目前,面上项目平均是80万每项,资助率大概在16–18%左右,如果降为20万每项,基本上原面上项目的经费就可以达到申请者每人一项。这种支持面扩大了4–5倍,其总体产生的效应,决不会比目前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要差,可能要好很多倍。因为很多有想法、有志气的研究者都不喜欢去巴结权贵,而这些人的想法往往比某些权贵们要高明得多,只是缺少契机和经费而已。我经常看中央台10套的“我爱发明”的电视节目,里面许多农民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大学教授们都要自叹弗如,如果类似的人能获得资助,远比把钱投在看似高深莫测的,没有任何产出效益比的,一些天花乱坠的大学教授们的身上。在大学的教师之间流行一句话,真正想做些科研的,没有钱做,不真正搞科研的,钱花不完。这就是现实!如果面上项目能广施种子,其结果一定会遍地开花。,这条建议如果能够实施,基金的管理,也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网上跟踪项目进展就可以。获得项目支持的人,定期或不定期把与项目有关的成果在网上上传就行了,监管层只需要在网上就可以对项目进展情况了如指掌。获得过资助,但完成效果很差的,下次申报,可以限制。

高校应该正本清源,重新认识高校的责任与任务,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

科研可以存在并且大力发展,但不要绑架所有的一线教师。建立一个可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对科研做的好的老师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鼓励创新。不宜把科研业绩与教师的工资挂钩,一旦挂钩,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多重奖励!

教学应该放在首要位置,评价教师,应该回归教学为主导,科研为辅。鼓励教师大胆探索一些短期内可能难以见成效的研究,不给教师太大的压力,但尽量满足教师进行科研必须的一些条件。学校的资源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利用的平台。目前,在高校,好的科研仪器、高大上的实验室往往都是随着权力进行分配的。谁有更大的权了,就有了支配更多资源的便利了,这也导致一些教师挖空心思巴结领导,弄个一官半职,然后给自己的科研创造条件。而我们这些啥也不是又不愿委屈自己的教师,结果就是,连独立的办公室或者实验室都没有。一旦你多带几个学生做实验,实验室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都没有,怎么搞科研?资源共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重要的事情想再说一遍,高校究竟是干什么的!非要都去抢研究所的饭碗而忘记自己的本职吗?难道不应该让教学回归,以学生为本吗?!

几点声明

① 发这些牢骚,我不是针对我的工作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的。这不是一两所学校的事,可怕的是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这些问题。凭心而论,我的学校还算可以的,单位领导还都挺亲民的,只是我不上进而已。

② 本文所提到科研乱象,主要是指一般二本高校里的现象。不包括那些真正在做科研的单位和真正以科研为己任的可敬的科研工作者们。我曾经在两个 3A 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过,也接触过不少真正的科研人,他们吃饭时想的是科研,睡觉时想的是科研,一天十几个小时呆在实验室,没有节假日。这些人是我国科研事业中的真正的脊梁!国家把研究经费交给他们,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③ 由于本文讨论的是普遍现象,切勿对号入座!一旦对号,好像就说的是自己哟。

④ 我作别科研,作别的是那种为了聘任、为了业绩而做的科研,爱咋聘咋聘!我只想静静,静静地思考一下我自己想做的科研。

⑤ 如果可以,希望万能的朋友圈能让本人的牢骚被科研计划以及高校教育决策者们看到,还大学以“大学”为宗旨。

⑥ 我只是一个教师,一个应该以教育为己任的教师,一个应该对得起人民教师称号的教师而已!其他的,随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