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

生物制剂

唐明炜(北京协和医学院) / 2021-01-21


不良反应

感染

生物制剂在抑制机体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的同时,也抑制了免疫系统的防御作用,尽管较传统免疫抑制剂其感染风险相对低。由于不同生物制剂靶向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不同,易合并感染的病原体也不同。拟应用生物制剂的患者一般均需常规筛查感染指标,排除活动性病毒性肝炎、结核等,潜伏感染者如需使用生物制剂,应在感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此外,如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任何活动性感染,生物制剂的注射应暂缓。

过敏

生物制剂作为异体蛋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临床表现包括注射部位的红斑、瘙痒、血管性水肿,甚至少见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较之全人源抗体,人鼠嵌合抗体出现过敏反应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相对高。PUMCH 常规措施是静脉输注时预防性加用地塞米松和苯海拉明,避免输注速度过快,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依据情况加用抗组胺药或激素,严重过敏者今后不再使用。

肿瘤?

在近 20 年的临床观察中,TNFi 是否增加肿瘤风险仍存在争议。多项荟萃分析表明 TNFi 并不额外增加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所以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合并恶性肿瘤是应用 TNFi 的禁忌症(irAE1 除外),但无肿瘤史的患者则不必过于忧虑。

神经系统病变

TNFi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其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案以停药、观察为主。贝利尤单抗与更高的精神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相关,故严重的神经精神狼疮为其相对禁忌。

生物制剂常见副作用总结

使用策略

何时应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呢?临床中有“升阶梯”和“降阶梯”两种策略。升阶梯治疗是大多数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治疗模式,即对规范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疗效欠佳者,启用生物制剂治疗。降阶梯治疗则是对诊断明确的早期患者或危重患者,及早应用生物制剂,以迅速实现诱导缓解、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遏制早期疾病向中晚期进展。待病情充分缓解后,再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直至停药。此外,由于大多数生物制剂价格昂贵,尚未进入医保目录,因此在制订治疗策略时,应该和患者充分讨论经济承担能力,避免短期用药后,因经济所限不得不中断用药。

展望

目前,多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竞相涌现,新老药物都在不断探索新的适应证。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进入医保,中国的风湿病治疗终于逐渐从“缺医少药,捉襟见肘”的困境中慢慢走出。手握新型武器,如何平衡生物制剂的获益与风险、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新时代临床大夫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