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

你我终会消散,但庭前枇杷记得

热心市民 / 2023-12-23


当翻阅归有光的生平时,我发现《项脊轩志》是分两次完成的。前四段写于 1524 年,当时归有光十八岁。那时距离他母亲去世已有十年,他在项脊轩回忆了一些关于母亲的事情。后两段写于 1539 年,归有光三十三岁,那时他已丧妻逾四年。

这中间隔了十五年,他是怎么度过的呢?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哦,也就是大约在他二十三四岁的时候,娶了妻子。

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在他另一篇《先妣事略》中写到,「十六岁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此句翻译过来就是,在母亲去世十六年后,我娶了母亲生前为我订亲的女子。而这篇《先妣事略》是在归有光成亲的第二年,生下一女后有感而发写的忆文。「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试想一下,夜里他看着自己的女儿,想起了母亲,忍不住哭了出来,而妻子则只能抱着他,像安慰孩子一样安慰他。世界竟如此残酷,他娶了母亲为他订亲的女子,而在多年后他因为思念母亲痛哭之时,也是这个母亲为他订亲的女子,体谅他的苦楚。仿佛造化冥冥,有人替我继续爱着你。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后半部分他又写到婚后在轩中看书,妻子总是故意跑过来看他,一会问问古代的事,一会靠着书桌学写字,甚至回娘家的时候还要跟妹妹炫耀家里的阁子。看这几句,我忍不住想起纳兰性德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只道是寻常。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成婚六年,妻子去世,这里要看他另一篇文章,他在补写《项脊轩志》的时候,还为一个名叫寒花的婢女写下一篇悼文《寒花葬志》,开头一句,「婢,魏孺人媵也」。正是他亡妻的陪嫁婢女,虽然他是在为寒花写悼文,但提到的事无一不和妻子有关,他被寒花捉弄,妻子在旁笑个不停;寒花吃饭眼睛滴溜溜地转,她又指给归有光看,觉得好笑。在这篇悼文里,想起的全是妻子开心时的样子。满纸写罢,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把这一系列的事件按时间线串起来,其八岁丧母,十八岁写下《项脊轩志》前四段,二十四岁娶了母亲生前为他订亲的女子,二十五岁生下一女,二十九岁妻子去世,三十二岁久病卧床,妻子婢女寒花去世,三十三岁重新拿出《项脊轩志》写下最后两段。

前半篇追忆生母,后半篇思念逝妻,就这样,他把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合葬于此。转眼已是人生百年,爱不过是秩序外的一瞬间。

这些文章都写于归有光早年困顿之时。他出身没落家族,连年科举不中。而恰恰在他补写完《项脊轩志》的第二年,终于中举。之后却又是八次落第。继而又经历续娶丧妻,丧子,直到年近六十岁才高中进士,再后又不过六年身染重病而亡。

我这才恍然,原来不是它记录的感情有多刻骨铭心,而是它把人生许多无奈和遗憾,藏进了时间里,又具象在那些郁郁葱葱的草木之间,我们也只能用时间去读懂字里行间的那些理不清道不明的愁绪和思念。古今之情,原是相通。

它为什么感人呢?

我想是因为,有一天你我终会消散,但庭前枇杷记得。